网站地图

代表责任“网格化” 搭建履职新常态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笔者慕名到 “福建省百强乡镇”邵武市下沙镇,探访该镇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网格化,强力推动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和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为使代表履职更加规范到位,邵武市下沙镇人大主席团根据市人大常委会解决代表联系选民“最后一公里”的方案,推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创建平安、参与“民生110”网格化服务工作。活动开展短短几个月,人大代表收集呈报各类问题25件,已办理24件,传递各类经济信息上百件,全镇的平安建设“三率”测评满意较去年同期上升6个百分点。
                                    巡议,传递正能量
     “过去,我们人大代表年初到镇里开一次人大例会,平时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硬任务,与选民的接触也较少。镇人大推出人大代表“网格化”制度以来,我每个月都要到选民中巡访3到5次,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帮群众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每月报送反馈办理结果,工作量增加了不少。”离镇区5公里的洛田村二组人大代表何有良谈到“网格化”建设,深有感触。笔者在洛田村一组巡议点遇见正在记录巡访情况的人大代表叶小莲,她直言相告:“人大代表这个职务,过去闲,现在忙。我这个选区的选民大事小情都愿找我,大到修桥铺路,小到夫妻拌嘴家庭琐事,这些事我们都介入,也能较好解决。”
    在下沙镇,根据人大代表的选区职业条块结合,将其与村一、二级网格长和三级责任网格长进行编组,以村为单位,设置人大代表巡议点,配备电视、电脑等硬件设施,建立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下设专题工作小组,负责选民反映的意见、建议的收集汇总。同时,依托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开通“民生110”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平台,向选民公开人大代表开展活动的相关制度、工作流程、人大代表个人信息,以及活动安排等内容,还统一制作联系卡,便于选民与人大代表的沟通交流。
    “搁在心里多年的石头,终于放下了。”瞅着房后清理的危树,下沙镇胡书村年近70岁的杨汝光一脸快意。
    杨汝光房后有2棵危树交错在电网中,杨老汉为此奔波了一年多也没个结果,一家人急上心头。代表联系选民网格化建立后,杨汝光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李景兴代表反映情况,李代表奔走于镇、村两级呼吁解决,引起了供电所、镇“110”指挥中心的重视,只用了3天时间杨家的闹心事迎刃而解。
    弃商回村履职的龚春生代表在网格化中了解到大田组88岁的陈顺娇老人女儿外嫁、儿子未尽赡养义务无人照管。他便多次找老人的子女谈心,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奉劝他们尽为人子女的义务善待母亲,还通过村级组织为老人申请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高龄补贴。每逢节假日,龚春生常常抽空看望老人。谈及此事,陈顺娇老人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龚代表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调解,人大代表显身手
   推行“网格化”制度,不仅象催化剂,唤起了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更象一个压力泵,让人大代表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改进工作,造福于民,在群众中树起了新形象。
    “要不是叶代表的帮助,我的权利很难得到维护”。李克业拿到企业支付的赔偿金22万元动情地说。在华新化工公司打工的本村村民50多岁的李克业,在一次工作中,不幸被脱落的钢珠砸中左眼,致使失明。企业原定一次性赔偿18万元了事。老李认为标准过低,请来律师“打维权官司”,开口要价赔偿50万元。人大代表叶土旺借助网格平台,及时召开由企业代表、当事人、镇人大代表三方参加的评议会议,邀请邵武知名律师、市人大代表杨仁江参与,经多次协商达成和解。
    在农村,许多事情的解决历来讲究当面锣对面鼓,开门见山,摆到桌面上来议。
    采访中,代表选民不约而同地用“沟通”、“桥梁”这些字眼来形容“网格化”的作用。人大代表对选民情况明,人头熟,能够较好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推动平安创建工作。
    与镇政府仅几步之隔的下沙村,提起镇人大代表邹金元,大家都说:“有矛盾纠纷就找邹代表,他一定有办法。”本村的吴圆圆在三山钢铁公司上班,患癌症病故,亲属说是企业污染致死,要求赔偿10万元,企业认为荒唐无据,不能开此先例。其妻纠集亲属数十人,每天堵在厂门口闹事,致使企业无法正常生产。邹金元代表与政协联络员张仕根通过和风细雨的沟通交流,误解逐渐消除。三山钢铁公司出于人道主义,给予一万元抚慰金。事后,公司陈总在股东大会上称赞道:“人大代表为企业发展撑起一片天。”
    选民严某玉与林某凤原本是一对好邻居。三年前,严某玉在自留山种毛竹,因界限不清,占了林某凤的部份自留山。林某凤发现后找严某玉理论,一家要护竹,一家要挖竹,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三年来,村干部多次调解未果。林某凤一纸诉状将严某玉告上法院。庭外调解林某凤执意不同意。镇人大代表叶土旺自告奋勇接手这件麻烦事,他带着村综治协管员、调委会主任和三级网格责任人,数十次登门做工作,化解了长达三年的纠纷。
                              关爱,小善常为暖人心
    “多亏了傅敏代表的关爱,杨杰这么快开朗起来”杨杰妈妈激动的说。下沙小学四年级学生杨杰,其父2013年10月工伤事故身亡。父亲的离世给杨杰身心造成严重的创伤,学习直线下降。镇人大代表傅敏了解后,主动将杨杰列为帮扶对象,经常到家中走访。还到学校与校领导和老师商议在学习、生活上给予杨杰关心,帮助他走出低谷。在各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杨杰的学习成绩很快恢复到中上水平,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14岁的俞婉婷在离家10公里的故县中学就读,父母远在意大利米兰打工,生活起居由外婆监护,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下沙村人大代表俞桂玉主动承担起关爱俞婉婷的责任,不论工作多忙,坚持负责接送,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该镇以人大代表为主体,联合镇党代表、部分政协联络员,采取“一助一”、“二帮一”的方式,架起了关爱“三留守”人员的“连心桥”。组织医疗卫生单位为留守老人免费体检,节假日走访慰问;不定期组织留守妇女开展健身操、广场舞、打腰鼓等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留守儿童微心愿”活动,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微心愿本上写下小小的心愿,人大代表帮助孩子们实现。
    “网格化”制度的源泉在于双向互动,为了更好地让群众与代表的联系,下沙镇拨出专款给“两代表一委员”统一配发的酷派4G“网格E通”手机。“通过与镇‘民生110’网格服务指挥平台联网,选民不出家门,就能够得到劳动保障、民生救助、文化教育、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等各项服务,像更加细小的修锁、自来水管道维修、照明电线等服务,也可以办到。”开展人大代表联创平安、参与 “民生110”网格化服务工作,是新时期赋予人大代表创新履职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下沙镇将人大代表的履职从每年的人大例会延伸到365天,从会场延延伸到千万选民,让广大的选民能在“家门口”与人大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表达诉求。
    如今在下沙镇,通过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网格化制度,不仅搭建起闭会期间代表履职的平台,更架起了沟通干群构筑和谐的“彩虹桥”,群众反映和要求解决的问题正在减少,政策咨询、建言献策的变多。
   “代表联系选民网格化,是项群众受益,激发人大代表增强责任感的双赢制度,要用民主办法解决民怨、民忧、民难的有益尝试,与十八届四中全会扩大人民民主,公民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不谋而合。”下沙镇人大主席廖先国认为。(下沙镇 吴文婷)
邵武人大办公室 于:2014-12-24 发布 已被阅读: 次 

友情链接

魅航行车记录仪
swisinc
Guaranteed
蔡氏宗祠
加拿大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