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1月19日在邵武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邵武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郑国光
各位代表:
我受邵武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在中共邵武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的总体部署,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全面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较好地履行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发挥监督职能,推进科学发展
围绕工作重心开展监督。一年来,常委会着眼于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关注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运行情况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针对年初我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的情况,常委会多次组织调研组历时一个余月,深入企业和经济部门开展调研,向政府提出了加强经济运行分析、挖掘政策潜力、服务实体经济、妥善培植财源等建议。常委会坚持从严把关,监督财政规范运作,分别听取市政府2011年同级财政审计整改和2012年同级财政审计情况报告,并针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认真整改。由于坚持跨年度对审计整改进行动态跟踪督查,增强了部门依法理财的约束力。在政府共同配合下,纠正了资金使用上的违规行为,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规范了资金合理流向。
依托执法检查推进监督。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执法检查作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年初,常委会组织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检查,听取了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专项报告。为使检查更具针对性,检查前对被检单位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公示,征集市民意见建议,走访效能办、信访局,与相关人员座谈,提出意见。在依法行政检查中和常委会审议后,又专门召开主任会议认真梳理审议、检查情况,作出审议意见提交市政府,为政府督促部门整改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了机关依法行政水平的提升。
运用法定程序强化监督。专题询问是监督法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方式。为跟踪督办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加强城市管理,推进宜居福地建设的议案”,常委会首次启用专题询问这一法定程序。为发挥询问的监督效能,常委会提前谋划,听取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管理议案分解落实情况的报告,组织代表对议案办理落实情况进行视察,并印发《城市管理议案办理落实情况专题询问工作方案》,根据询问的内容,常委会分组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先后两次召开主任会议专题研究询问的相关事宜,并于去年11月底召开城市管理议案专题询问会。专题询问方式的运用,拓展了监督的渠道,增强了监督的力度,促进了政府部门的责任落实。
二、顺应民心民意,推动民生改善
推动绿色发展。绿色产业是我市跨越发展的后发优势,如何把这种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是我们肩负的责任。常委会积极引导代表提出一系列有关绿色发展的议案、建议,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一年来,常委会密切关注和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生态林业和茶产业发展,听取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打造大武夷旅游休闲集散中心的议案”落实情况汇报,推进议案办理落实;组织调研组深入我市茶叶加工企业、茶叶种植基地、茶叶交易市场调研,听取农业局茶产业发展专项工作汇报,到建阳、武夷山等地学习茶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我市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听取林业局林产业发展、林下经济、竹产业园项目进展情况汇报,通过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形成了推动力,促进了我市绿色产业的发展。
促进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基础,是稳定的基石。一年来,主任会议就社会救助、农村敬老院和福利院建设等工作一一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等建议,以此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常委会听取市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报告,建议政府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加大城乡统筹,优化整合、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水平;针对我市社会保障部分基金开始出险,财政压力逐年增大等问题,常委会历时一个多月,先后到审计局、财政局、地税局、人社局及部分企业对我市社保基金征管情况进行调研,听取市政府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情况的报告,并对社保基金的征缴、支付等规范运作提出审议意见,完善了社保基金的监管机制。近年来,针对医疗系统政府投入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向政府提出建议,促使政府加大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2013年我市三大医院床位和设备补贴经费新增1010万元。
保护生态环境。人大常委会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群众关注的环保等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听取政府组成部门和相关单位工作汇报,了解和掌握了大量的情况,通过召开与政府联席会进行沟通,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一年来,常委会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主任会议听取了我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汇报,提出发展与治理相结合、落实执法主体责任、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等建议;关注美丽乡村建设,常委会先后深入桂林、卫闽、和平、大埠岗等乡镇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就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乡村面貌等方面提出建议;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区空气污染问题,主任会议及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开展环保视察活动,发现城区周边区域存在严重的监管死角,个别企业乱建、乱填、乱排的现象严重,我们及时组织媒体予以曝光,并与政府协商整治,向政府提出健全环境空气质量监控体系、加强环境监管、严格落实环保“一岗双责”工作机制等建议,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促成了城区大气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
三、促进公平正义,优化发展环境
加强司法监督。常委会十分重视对司法机关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一年来,着重听取了法院关于危险驾驶罪适用法律情况和检察院关于开展侦察监督工作情况报告,听取公安局开展“三警合一”工作情况汇报,要求司法机关针对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完善案件信息沟通和联动快办机制,形成部门联动的整体合力,切实提高办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在司法监督中,常委会既履行监督职责,又不干预个案办理,保障司法相对独立,维护司法权威,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深化创建评议活动。常委会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人民满意单位”创建评议活动,转变过去评议一劳永逸的做法,创建单位在获得荣誉称号两年后须重新申请,评议小组在全面深入调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测评,经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表决等程序才能授予。2012-2013年度,检察院、国税局、地税局、公安消防大队等单位通过一系列复评、审议最终获得了“人民满意单位”荣誉称号,促进了行政执法部门和窗口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
关心群众合理诉求。常委会坚持把加强信访工作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百姓的重要抓手。常委会领导积极参与“大接访”活动,牵头解决了多起疑难信访问题。一年来,人大信访室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5件70人次,其中群众来信27件,群众来访38件70人次,受理率和办结率均达100﹪,信访态势总体平稳。
四、拓宽履职渠道,保障依法行权
持续督办代表议案、建议。常委会进一步完善代表建议督办机制,制定了《邵武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规定》,听取市政府关于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一年来,共收到代表议案、建议104件,其中满意98件,占94﹪,对6件基本满意的建议政府还进行了二次办理。常委会每年都确定一批代表议案、建议列入当年督办重点,并常年跟踪,直至办结。城市备用水源建设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往年人代会代表提出的议案,常委会通过多次专题调研、听取汇报、组织视察等活动,推动了城市备用水源工程—“大乾水库”动工建设和我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丰富代表小组活动。常委会修订了《邵武市人大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开展活动的暂行规定》,组织和指导乡镇、街道从本地实际出发,开展多样化的代表小组活动。大埠岗镇建立代表墟日接访制度,督促和协助政府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昭阳街道成立“百姓说事点”,搭建代表畅达民意、联系群众的桥梁;城郊镇建立“联系卡”制度,了解社情民意,联系服务群众;洪墩镇组织代表开展调研、评议、关扶三项活动,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做好代表服务保障。常委会完善了常委会成员联系代表、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以及代表参与各种视察、执法检查等制度,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还为代表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提供服务,依法依规做好市、乡人大代表缺额补选工作,定期向代表寄送相关资料, 促进代表履职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五、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机关效能
规范制度建设。常委会在传承历届人大常委会工作做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邵武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邵武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为基层人大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注重人大机关制度建设,完善人大机关管理制度、宣传信息考核办法等工作制度,促进机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提升调研水平。常委会把调查研究贯穿依法履职的全过程,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全年共组织5次规模较大的调研活动,认真分析解剖经济活动和社会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提出对策,并主动与政府沟通,力求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每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或议案,都事先开展不同形式的调研,力求做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常委会审议提供准确的依据。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宣传工作,宣传信息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南平市先进行列。
注重沟通协调。自觉接受和服从市委领导,把落实市委决策作为履职重点,全力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注重加强与“一府两院”在重大事项的决定与执行、重要工作的推行与督促、代表建议的办理与落实等方面的沟通联系,做到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加强常委会机关思想作风和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各工委作用,加强委办之间沟通联系,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常委会工作与法律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从制度和能力上还有缺陷,监督方式没有大的突破,代表联系选民的制度还不完善,代表为选民代言的主动性和方法创新性不够,个别代表存在法治观念不强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新一年的主要任务
2014年是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中共邵武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发展、关注民生,依法履职、强化监督,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全面推进美丽邵武建设。
一、围绕改革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新年度,人大工作要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贴近市委决策部署、贴近民生问题、贴近基层工作,推动人大工作改革创新。更加规范有效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把市委主张通过法律程序变为人民的意志;完善政府在重大事项决策前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使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广泛民意协商、听证、审议等过程,最后经过法律程序确定下来。要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支持政府开展工作,着重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研究,听取市政府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生物产业发展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支持政府市场化改革、简政放权,对企业实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给企业更多地自主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稳中求进、稳中求好。
二、转变工作方式,增强监督实效。在新的一年里,要争取实现三个转变,即在监督主体上,变单一层面的监督为多层面的监督,建立让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监督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听证、论证以及代表议案、建议的监督,扩大监督视野;在监督内容上,变常规监督为重点监督,围绕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地开展监督,以此回应社会的关切;在监督形式上,变尝试性监督为常态化监督,对法律规定的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方式作为常规工作推进。在新的一年里,要按照十八大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的要求,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监督,促进政府部门严守财政纪律,减少“三公”经费支出,规范预算收支行为。督促抓好“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落实,继续加大对历年代表大会未办结重点议案的跟踪、督促,加强对城市管理议案办理落实、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推进情况等跟踪监督。要充分认识我市环保形势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强化各级、各部门的环保“一岗双责”意识,树立在自己所辖区域出现环保问题是失职,出现问题不解决是渎职的观念,加强环保的执法检查,出现问题从严问责。持续开展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密切跟踪富屯溪、古山溪、樵岚溪等河流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城区空气污染问题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进一步完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交办、督办和反馈机制,确保各项议题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行而有果。要规范机关部门权力的运作,加强对领导干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以及慵、懒、散等行为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三、完善制度建设,提升代表素质和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要求,构建代表知政、议政、参政平台,支持、规范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重视代表学习培训和履职评估,提升代表素质。积极探索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探索健全发挥代表作用的长效机制,激励和引导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激励代表深入基层,了解和反映选民意愿,为民代言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提升代表意见建议的质量,持续跟踪、督促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提高办理的实效。
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自身建设。要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等要求,切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积极改进文风会风,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实效。要通过制度建设提高常委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的能力。继续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加大信访的督办力度,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建设。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注重与媒体的合作,提高公众和社会对人大工作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全方位展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建功立业、奉献社会的先进事迹,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对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规范基层人大制度建设,提高基层人大工作水平。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改革新的起点,我们期待着改革释放动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为人民创造更多福祉,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梦想。我们要在中共邵武市委的领导下,凝聚共识、深化改革,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为推进美丽邵武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