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8日在邵武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邵武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 陈有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邵武市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13年,市法院在市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协民主监督和上级法院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弘扬“崇德尚法、求实担当、铁心拼搏、争创一流”的邵武法院精神,狠抓执法办案与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忠诚履职,求实担当,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全年受理各类案件6569件,审执结6323件,审结率96.2%,收、结案数与2012年基本持平。
宽严相济,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力推进平安邵武建设,审结刑事案件280件,判处刑事被告人428人。严惩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审结盗窃、故意伤害、贩卖运输毒品等多发性犯罪案件,共计103件147人。被告人姜某因犯贩卖、运输毒品、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二个月;受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对杀人罪犯邹某执行死刑,有力震慑犯罪,提升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依法惩治醉驾,审结危险驾驶案件77件77人,并对“醉驾入刑”二年来的法律适用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向邵武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有效遏制和防范酒后驾驶,交通肇事案件大幅下降。加强生产生活领域的刑事保护,审结非法经营、非法组织传销活动、合同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6件22人,营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在审理被告人钟某合同诈骗、抽逃出资案、被告人金某诈骗案中,多措并举,依法为23 名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178万元,在打击和惩处犯罪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审结贪污、受贿、渎职犯罪案件6件12人,有力推动了反腐败工作。坚持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421名罪犯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的17人、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的233人,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融入大局,关注民生服务经济。全年审结民商事案件4356件,标的4.74亿元。认真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为69.5%。保障民生,妥善审理好民生类案件,审结婚姻家庭案件277件、交通事故赔偿案件864件、劳动争议案件181件、房地产案件10件,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审结合同纠纷案件2901件,标的3.95亿元,倡导诚实信用,制裁违约失信。被告某科技公司业已关门停产,通过追加公司股东作为系列合同纠纷案的共同被告,确保了案件裁判生效后,11名原告得以实现债权。依法保障金融债权,化解金融风险,审结金融借贷纠纷案件202件;审结涉及民间借贷、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的各类纠纷案件348件,标的2.33亿元,通过设置担保、利息减免及延期还款等为企业盘活资金,帮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全力支持城市建设,审理涉及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的案件12件。妥善化解市国土资源局与某房地产公司建设用地使用权合同纠纷,通过释明违约责任,促使被告履行合同,让一度受阻的合同地块重新开工建设,推进了我市省重点项目、城南大道核心商贸区的建设进程。
注重协调,积极促进依法行政。推行行政协调与争议实质解决机制,全年受理行政诉讼案件11件,审结10件,其中有6件经行政协调,原告诉求得以实质性解决后,主动撤诉结案。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建、征地拆迁等行政纠纷增多,涉及利益纷争,矛盾尖锐复杂,在案件处理上注重协调与强制并行,统筹兼顾支持地方发展与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保护。俞某等3人拒不执行市政府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我院受理房管部门强制执行申请,经调解,其中2人与政府达成征收补偿协议后自动搬迁,而俞某拒不履行法院裁定,被强制搬迁。受理计生、城建等行政非诉审查案件39件,17件经过协调得以自动履行。
强化执行,维护裁判效力权威。全年执行案件1638件,执行标的7.24亿元。创新执行威慑机制,去年6月,建立网络“点对点”执行查控系统,与金融部门实现信息的共享对接,快速查控被执行人信息11545条,冻结、扣划执行款8641万元,执结率较以往提高10%。在市某公司申请执行福建某建筑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通过“点对点”查询到被执行人在漳州一商业银行有存款50万元,执行法官迅速赶赴漳州扣划该笔存款,全过程仅用24小时,保障了建筑工人工资的及时兑现。打击规避执行,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机关侦办2人,限制出境2人,司法拘留13人,在“铁城在线”设置“老赖曝光台”,公开曝光36人,拍卖房产211宗,处置抵押财产2902万元,形成强大威慑力。开展清收农民工工资、清理金融借贷等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涉农民工工资案件77件,追回工资156万元;执结金融借贷案件54件,收回贷款3740万元,维护了司法权威。
二、司法为民,突出创新,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绿色司法,加强生态保护。去年5月,市法院林业庭加挂“生态资源审判庭”后,加强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治理的司法保护,审结盗伐、滥伐林木、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等犯罪案件46件。继续推行“复绿补种”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参与复绿补种场地——邵武天润小区河滨公园建设,“复绿补种”机制成为全市、全省法院司法特色品牌。不断完善涉林纠纷诉前化解机制,在市林业纠纷调处中心设立林业巡回法庭,到林区现场开庭,调处林业纠纷13起,维护林区和谐稳定。
创新机制,推进社会管理。深化少年审判心理干预机制,对19名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疏导与心理矫治,封存轻罪记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效运行大调解工作体系,对接市政府法制办、林业局、公安局、人社局等16个部门或行业协会,驻点设立消费、医患、劳动争议、涉军等4个纠纷调处中心及林业、交通2个巡回法庭,诉调对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63起。交通法庭推行“一站式理赔”机制,现场立案与调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案件768件,兑现赔偿款740余万元。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涉诉信访,创新三级风险评估、资深法官轮值导诉、诉前调解、法官对案件全程负责、延伸下访及司法救助等信访“六机制”,涉诉信访总量大幅缩减且连续三年未增新案。省高级法院将此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强调实效,深化司法便民。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在一个笑脸、一句问候、一次规范诉讼服务的点滴细节中,体现出现代司法文明,全年立案6569件,上门与邮寄立案50件次,发出31份民事诉讼调查令,使外地当事人在一天内即可完成立案。推行更为经济的立案诉前调解和小额速裁程序,立案诉前调结案件109件,速裁小额案件45件,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沿山镇某农业种植合作社拖欠80多位农民工工资,立案当日法官即到该镇4个村调解,合作社当场付清了拖欠的30余万元工资。继续开展“司法进四区”活动,巡回办案722件,到乡镇、企业、林区、校区现场开庭和以案讲法19场,方便基层群众诉讼,加强法制宣传。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全年为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35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2.5万元,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阳光司法,推进司法公开。积极发挥人民陪审员作用,37名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500件,一审陪审率为100%,人民陪审员与职业法官形成思维与知识上的优势互补,有效解决矛盾纠纷。实行审判公开,在邵武法院门户网站公开裁判文书,对执行案件中财产查控、处置等八个方面,予以公开,让当事人参与执行全过程,邀请基层代表参与执行、见证执行,提高司法透明度。加强法院正能量宣传,发表法制宣传文章200余篇,录播案例新闻66期;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240余名公众代表和少年学生参观法院、旁听庭审;设立院长信箱、专线电话、开展网上阅评等,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以公开促进公正公信,赢得理解尊重。
三、强基固本,从严管理,不断提高队伍司法公信形象
改进司法作风。开展学习詹红荔精神、人民法官为人民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办道德讲堂,举办“中国梦、法院梦、我的梦”演讲赛,着力提高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在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严明纪律、整肃作风”队伍教育整改活动中,院领导带领法官走访企业、社区、乡镇200余人次,聘请9名廉政监督员,参与明查暗访和审务督查,严格问题整改,文风、会风、纪律作风大幅改进,全年干警无违纪行为,无不廉投诉。坚持从严治院,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院队伍。2013年,我院被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集体三等功”,拿口人民法庭被省高级法院评为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全院受到各级表彰的先进集体8项次,其中省级2项次;先进个人60人次,其中国家信访局表彰2人次,省高级法院表彰14人次,12 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提升司法能力。全力推进法官培养计划,选送80人次参加国家法官学院、省高级法院等业务培训,选派5名优秀干部上挂下派,10名青年干警到人民法庭和立案窗口锻炼,着力提高干警司法能力与做群众工作能力;实行资深法官与青年法官“一对一”传帮带,青年法官承办全院65%以上的案件,成为法院办案主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积极弘扬“崇德尚法、求实担当、铁心拼搏、争创一流”的邵武法院精神,设立法文化石,新建文化荣誉室,举办文体活动,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增强审判实效。正确适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全面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原则,坚决防止冤假错案。加强审判管理,定期分析研判审判态势,对案件进行流程监管、审限预警,推动案件审理提速,实现均衡结案;组织开展庭审评查29场,评查案件76件,评查裁判文书426份,严谨细致地抓好每一个案件的质量。全年案件无一超审限,审判质效(“31率”)排名全市基层法院第一,全省基层法院第七。
夯实基层基础。加大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建设力度,完成拿口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并通过了省高级法院的评审;和平人民法庭审判综合大楼于去年10月10日动工兴建后,进展顺利。加强网络安全、环境卫生、食堂管理工作,营造优美、安全的工作环境。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院安全检查的规定要求,经细致检查,收缴危险物品8件,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确保了诉讼当事人、旁听群众的生命安全及法院工作的正常秩序。
四、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监督
坚持把法院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决执行市委的各项部署、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与政协民主监督。增强接受监督主动性,健全向人大报告工作、邀请代表参加重大活动机制。去年7月,向邵武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我院关于危险驾驶罪的适用法律情况,并按照委员们的审议意见,加强了预防危险驾驶司法宣传工作,在全市各乡镇村居张贴1600余份危险驾驶典型案例布告。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工作48人次、邀请旁听庭审、监督执行30人次。增强接受监督规范性,健全与人大、政协联络工作机制,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10人次,向人大代表寄送《人民法院报》、法院工作简报。增强接受监督实效性,健全办理意见建议和来信机制,办理政协提案2件、检察建议2件、人大来信5件。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市法院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审判质效位居全市基层法院首位;林木复绿补种、优秀人民法庭创建等品牌效应凸显;队伍零违纪,安全零事故,和平人民法庭建设顺利。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领导,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市政府及社会各界有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邵武市人民法院,向各位领导、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关心支持法院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案件质量与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裁判自动履行率、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等案件效果指标还不理想,有待提升;破解“执行难”工作任务依然艰巨;队伍司法能力还不强,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2014年,市法院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行正道,办实事,谋长远,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
一是履行司法职能,服务科学发展。坚持和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积极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依法审理好民商事纠纷案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处理涉及重点建设工程、土地征收补偿、房屋拆迁等纠纷,依法保障城市建设。
二是严格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做好新形势下的刑事审判工作,把握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程序公正、证据裁判等立法精神与原则。实施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加强审判管理,不断提高案件质效。全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信息平台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司法公开公正。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力为民司法。认真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切实转变司法作风,树立司法为民服务宗旨。深化诉讼服务中心规范服务、网络“点对点”执行查询机制,少年审判心理干预机制、“复绿补种”机制等品牌建设,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惠民生。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过硬队伍。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力抓好法院队伍教育培训、纪律作风和文化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与时俱进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增强司法工作综合效能。
各位代表,人民法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法院将凝心聚力、开拓奋进,为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推动邵武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