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北街道人大代表架起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广泛联系群众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基础。今年以来,邵武市水北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将人大工作向基层延伸,不断拓展代表履职空间,在全市率先建立“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接待室”,结合辖区实际积极开展了以人大宣传工作、监督工作、代表工作、服务工作为主要内容的进社区活动,使得社区内许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迎刃而解,得到了选民的称赞。
一、主要做法
1、合理设置接访点,代表接访下基层。定点设人大代表接访点。在街道设立“代表联系选民接待室”、在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立“代表联系选民接访点”,建立代表联系选民活动登记、答复本,明确代表联系选民搜集意见建议、交办督办流程图。目前,街道已在8个社区设立固定的代表接访点,代表接访时,佩戴代表证,亮明身份,方便群众的来访寻访。
2、灵活多样搞接访,畅通民情多渠道。开展代表“接访日”活动。在分片设置的代表接待点,除安排18名代表轮班接访外,还在社区公共场合开展代表“接访日”活动。每月10日为固定接待日。同时,带着问题寻访问诊。除在接待室、点轮班接访,还要求代表带着居民的诉求、意见建议,带着调研课题、专题项目,向选民寻访问诊,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如:开展了代表联系选民“三个一”活动,每名代表提1—2份建议或议案,选取所属选区3-5户困难居民,结对帮扶,帮助解决就业和生活实际困难,到选区向选民做一次述职,接受选民监督评议,确保代表零距离、面对面地接待选民,“接”出感情,“接”出成效。
3、共同商议解难题,推动发展增动力。通过代表商议,让简单的事在群众身边解决。对收集到的问题诉求、意见建议,由代表联同街居领导共同商议、统筹解决,如:围绕街道“宜居社区”创建这一重点工作,开展了代表助推宜居小区建设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到辖区11个规范化、示范户居民小区调研,并形成调研建议。目前,街道3个宜居社区和2个宜居小区建设正有条不紊在推进中,有效发挥了代表“信息收集”、“决策参谋”、“干群联络”的作用。
二、主要成效
基层人大代表接待室的设立,让人大代表走到群众中间去,使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与选民的联系走上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拉近了代表与选民的距离,成为收集民意、解决问题、提升工作的平台。
1、成为了收集民意的平台。人大代表定期开展接待选民工作,诚心听取选民意见建议,代表接待室成为了与群众交流沟通、了解民情和掌握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开展代表接访活动以来,18名代表共搜集居民意见建议30余条,涉及居民小区管理、路面监控设施、美丽乡村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环境卫生清理等社区生活各方面内容。
2、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平台。通过代表接待选民工作,一些问题获得了解决,矛盾得到了化解,群众满意,职能部门也拥护。例如水北居委会越王村八组农民邱建民向村里反映养殖场排污影响耕种。因为没及时要到钱,邱建民就带着人把养殖场通往村里的路给挖了。人大代表揭建忠代表居委会前去协调,责成养殖场控制排污,并拿出一定的收益比例下拨小组做治理经费,邱建民才没意见。通过这事,揭建忠劝导邱建民做事不能粗暴,要理性解决问题,支持居委会工作。后来,越王小组因历史原因,山林划拨给故县林场经营管理,村民不理解,砍木头抢种。邱建民也参与其中,情绪激动。揭建忠与居委会成员多次协调将事情解决后,找到邱建民,劝导他要讲规矩、不参与,要发挥积极作用。经过多掉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劝导,如今揭建忠和邱建民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
3、成为了提升工作的平台。代表们把选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提交街道党工委研究,街道解决不了的,形成建议,提交市人大,由市人大按人大代表建议程序解决。通过代表联系选民活动,街道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关注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反映了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促进了街道各部门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升了街道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如:人大代表危宏斌在今年9月10日的代表接访日接到群众反映:在街道一些道路口,没有安装视频监控,群众的安全感比较低。经收集情况,共有12处缺少相应视频监控,给社会治安带来安全隐患。于是街道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建议在辖区内加强视频监控建设。街道综治办联合水北派出所进行实地走访勘察后认定,水北街道辖区视频监控网络建设的情况存在数量少、质量不高,覆盖面不够等问题。街道结合水北辖区治安情况和群众意见,向市人大提交了“水北街道要求加强视频监控建设的建议”的建议,市人大将通过相应程序解决问题。
三、几点体会
1、激发了人大代表主动参与的意识 。通过代表联系选民活动,畅通了与选民沟通的渠道,能及时地了解人民群众普遍在关注什么、有什么意见和要求、急需解决什么问题,也反映了政府部门工作及为民服务能力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保障等方面问题,求助类意见较多,有助于人大选准监督议题,促进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拓宽了人大代表化解社会矛盾的空间。代表在参与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时,需要有比较丰富的法律法规政策的积累和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理解。同时,选民通过观察代表如何接访化解社会矛盾,如何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如何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从中可以了解代表履职的情况,强化对代表工作的监督,让“基层群众的声音”更多起来,增强了社区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力量。
3、提升了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和履职实效。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是人大代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拿出“真态度”到一线,才能切身感受群众的疾苦和诉求,才能切实察民情、解民忧,听到“真声音”。只有和群众面对面,才能切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虑所求,才能使代表工作做得更好、更有针对性,通过代表的意见、建议,推动一系列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使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得到较快较好的处理。
水北街道 龚义麟 吴凌权 |